圖片來自http://blog.udn.com/ThomasChang/2638447
前一陣子不知道為什麼的被馬卡龍吸引住....
是因為可愛的外型吧?
馬卡龍的外型真的非常得可愛呢!!!穿著小小的蕾絲裙襬~實在吸引我食指大動!!!
但是之後又發現一件事....馬卡龍的價格不便宜呢....
所以想來自己做做看~一方面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~一方面也多嚐試了一樣點心~
不過在做之前~先看看馬卡龍的故事吧?!
馬卡龍的由來向來有許許多多的故事。但經過各種資料的收集、整理可以這麼來說M。acaron是由蜂蜜、杏仁以及蛋白調製而成,從上述材料的組合加以推測,在為數眾多的甜點中,Macaron應該歸類在極具古典風味的這一類。首先深受義大利人喜愛的Macaron,到了法國之後,才算真正大放異彩!中世紀的歐洲又被稱為宗教的時代,隨著這一股潮流一直到了近代,包括政策在內,各國都積極的進行交流與融合。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,Macaron得以展開一段異國之旅。首先登場的是佛羅倫薩的名門–梅迪家族,梅迪家族的卡朵麗兒公主出嫁時,連同糕點師父而一起來到了法國。因緣際會的在法國各地流傳後,除了種類不斷的增加以外,更以各地的名產各擁絕佳的風評。
到了17世紀,洛倫地區的Nancy修道院所製作的Macaron,經口耳相傳後、頓時家喻戶曉!於是,人們便將修女製作的Macaron,膩稱為 sceurs macaron,意思就是修女的Macaron,這也是直到今天,Nancy修道院的Macaron特別有名的典故,並且深受人們所喜愛。到了18世紀,各地的女子修道院也陸續開始製作Macaron,其中以塞納上游的Mulan聖母瑪麗亞修道院所調製的Macaron最為有名,法國皇室的皇太子與妃子更是慕名而來。
除此之外,往前追溯時代,macarons de Cormery也相當知名。這是大修道院Cormery自古傳承下來,也只有該修道院才能製作,最大的特徵在於形同肚臍的外觀。相傳,只有一對兄弟檔糕點師父(姓名不詳),以及另外一位名為約翰的男子,不但讓查理曼大帝讚不絕口,更獲得允許製作如此獨特的Macaron。真的是太美味了,在佳評如潮之下,三個人的訂單接踵而來,應接不暇的忙碌狀況、甚至是「一天之中、爐火未曾停熄」,未獲得允許製作的其他糕點師父,對這三個人的嫉妒之心可想而知。
從以上的敘述中,不難看出糕點文化的發展過程上,修道院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。造成其他糕點師父如此嫉妒,可見得macarons de Cormer修道院的Macaron一定美味極了!!
資料來源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legoutdeparis/article?mid=-2&prev=690&l=a&fid=45
接下來就來介紹材料吧~
材料
A:蛋白50公克(一顆蛋的重量)
細砂糖50公克
塔塔粉1公克
B:杏仁粉45公克(馬卡龍很貴的最大原因!!!請買純杏仁粉!!!不要買到泡的唷~!)
糖粉85公克
C:夾餡奶油霜適量(要不要做都可以~看個人食用喜好)
PS.烤盤最好是鋪矽膠墊~沒有也是沒關係....不過如果烤箱無法只轉上火烤就要在烤盤下放一塊木板隔絕下火囉!!!
做法
1.先將烤箱以上火預熱160度10分鐘
2.將材料B過篩2-3次(確保表皮光滑)
3.將材料A中的蛋白及塔塔粉打到發,打發的過程中將細砂糖分成2-3次加入
4.將做法2的杏仁糊分2-3次加入做法3的蛋白霜中拌勻
5.用擠花袋(圓口)將做法4的材料擠出直徑3公分大小的球狀,等其表面乾燥
6.乾燥後放進烤箱烤約12分鐘直到其表面硬化,再以餘熱將底部悶乾即可~(而要吃的時候看個人口為要不要夾內餡囉!)
PS.因為馬卡龍較甜,卻又不能減糖(因為減糖後~小蕾絲裙就烤不出來了!!)所以不愛吃非常甜的讀者就不要輕易嘗試囉~!
此食譜由餅乾圖解入門百科(估惠雪 著)節錄